一种新型内外表面共散热LED灯具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LED灯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内外表面共散热LED灯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LED灯具(投光/泛光灯)的装配复杂,对外观直接影响大,且要做到
相等功率的外形尺寸比现在的技术方案大一倍左右,材料成本浪费严重。另因之前技术的
壳体内空间较大,内部空气流体充斥多,因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所以LED的正面所发出的
热量难以更快速的传导、辐射至壳体表面,以形成有效的表面对流形式;另之前技术基于单
壳体的外表面散热,尺寸大且散热表面只有一个表面,所以有效表面散热面积小,散热效率
低下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加工/装配简单,提高生产效率及提升散热面
积的一种新型内外表面共散热LED灯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内外表面共散热LED灯具,包括外壳体、
内壳体、金属基板、面板、灯组组件,所述灯组组件通过金属基板设置在内壳体上,所述面板
扣合在内壳体的前端面上形成容纳所述金属基板的容腔,所述面板与所述外壳体之间间隙
配合;所述外壳体扣接在内壳体的后端面上;所述外壳体与内壳体相接触的部位设置气体
流通的热流沟道。
上述优选方案中,所述金属基板为铝基板或铜基板,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
述金属基板为铝基。
所述面板为PC面板。
进一步,所述内壳体的侧面上设有扣块,所述面板上设有与扣块相配合的扣槽,所
述内壳体通过扣块扣接在面板上的扣槽上。
进一步,所述内壳体上设有密封圈,该密封圈上设有与扣块相配合的卡槽,所述密
封圈通过卡槽卡接在内壳体上。
进一步,所述灯组组件包括LED器件和电源器件,该LED器件和电源器件安装在金
属基板上,且通过金属基板贴合在内壳体的正面上。
进一步,所述内壳体上还连接有脚支架,所述脚支架与内壳体之间为螺纹连接。
进一步,所述内壳体的下端设有圆柱凸孔,所述外壳体的下端开设有与圆柱凸孔
相匹配的通孔,在所述圆柱凸孔内设置有防水螺丝和防水螺丝密封圈,该圆柱凸孔穿过通
孔与防水螺丝连接且在圆柱凸孔与防水螺丝之间安装有防水螺丝密封圈。
进一步,所述密封圈为发泡胶密封圈。
进一步,所述面板的背面设有与LED器件相配合的矩形凸缘扣合槽,该矩形凸缘扣
合槽套接在LED器件上。
进一步,还包括接地线,所述接地线穿过外壳体连接在内壳体上。
所述接地线为三芯电源安规线。
用于新型内外表面共散热LED灯具的壳体,依次包括面板、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
面板与所述外壳体分别位于所述内壳体的前后端,并且所述面板与内壳体之间形成容纳光
源的容腔;所述面板与外壳体通过间隙配合连接;
其中,所述外壳体与内壳体相接触的部位设置气体流通的热流沟道。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内壳体背面间隔设置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所述
凹陷部分构成所述热流沟道,所述内壳体通过所述凸起部分与所述外壳体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采用双壳体结构来代替传统的单一壳体结构,同时,其内壳体与外壳体之
间采用用于内部导流的热流沟道来贴合,从而使原来的一个外表面散热突破增加到相对应
的三个热辐射表面(所述三个热辐射表面其包含了三个散热条件,其为对流,传导与辐射);
2、面板扣合在内壳体上,外壳体扣接在内壳体上,且该外壳体的唇缘与面板之间
留有一定的间隙,这样散热时,方便内部空气流道内的热气通过外壳体与面板之间的预留
间隙与外部空气实现热交换,从而提升散热效果从而提升散热效果;
3、在内壳体上卡接有发泡胶密封圈,这样可以防止外部环境中的粉尘或水汽进入
到产品内部,进而提高了产品的密封效果;
4、在面板的背面设置矩形凸缘扣合槽,LED器件套设在该矩形凸缘扣合槽内,这样
便于固定LED器件,也能提高产品的发光效果;
5、产品的外形尺寸可比原来的同功率产品小一倍或以上时,而产品的散热效率与
原来产品基本相同,有效节省材料成本,同时,产品结构更紧凑,产品内部集成度更高等优
势,且产品的表面散热分布更均匀,温度梯度更平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内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剖视图。
图中:外壳体1、内壳体2、金属基板3、面板4、灯组组件5、热流沟道6、扣块7、扣槽8、
密封圈9、卡槽10、LED器件11、电源器件12、脚支架13、圆柱凸孔14、通孔15、防水螺丝16、防
水螺丝密封圈17、发泡胶密封圈18、矩形凸缘扣合槽19、不锈钢螺丝20、平垫圈21、弹簧垫片
22、接地线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
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新型内外表面共散热LED灯具,其特征在于,
包括外壳体1、内壳体2、金属基板3、面板4、灯组组件5,所述灯组组件5通过金属基板3设置
在内壳体2上,所述面板4扣合在内壳体2的前端面上形成容纳所述金属基板的容腔,所述面
板4与所述外壳体1之间间隙配合;所述外壳体1扣接在内壳体2的后端面上;所述外壳体1与
内壳体2相接触的部位设置气体流通的热流沟道6,所述内壳体2的侧面上设有扣块7,所述
面板4上设有与扣块7相配合的扣槽8,所述内壳体2通过扣块7扣接在面板4上的扣槽8上,所
述内壳体2上设有密封圈9,该密封圈9上设有与扣块7相配合的卡槽10,所述密封圈9通过卡
槽10卡接在内壳体2上,所述灯组组件5包括LED器件11和电源器件12,该LED器件11和电源
器件12安装在金属基板3上,且通过金属基板3贴合在内壳体2的正面上,所述内壳体2上还
连接有脚支架13,所述脚支架13与内壳体2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内壳体2的下端设有圆柱
凸孔14,所述外壳体1的下端开设有与圆柱凸孔14相匹配的通孔15,在所述圆柱凸孔14内设
置有防水螺丝16和防水螺丝密封圈17,该圆柱凸孔14穿过通孔15与防水螺丝16连接且在圆
柱凸孔14与防水螺丝16之间安装有防水螺丝密封圈17,所述密封圈9为发泡胶密封圈18,所
述面板4的背面设有与LED器件11相配合的矩形凸缘扣合槽19,该矩形凸缘扣合槽19套接在
LED器件11上,还包括接地线23,所述接地线23穿过外壳体1连接在内壳体2上。
所述热流沟道6即在密闭的空间内形成让空气流通的沟道,例如在内壳体2的背面
设置凸起区,所述相邻凸起区之间形成热流沟道6。所述内壳体2的背面设置的热流沟道6可
呈竖直长条状、方块状、曲线状或其它异形形状(所述异形形状可为心形、叶子形等)。
所述接地线23为三芯电源安规线。
安装时,先将若干个LED器件11和电源器件12分列排布在金属基板3(所述金属基
板3为铝基板或铜基板)上,并将安装好的金属基板3贴合在内壳体2正面的外表面上,上述
LED器件11和电源器件12分列排布可以起到重新划分出光区域的配光作用,再把发泡胶密
封圈18通过卡槽10与扣块7相互配合将其压合在内壳体2上,这样便于提高内壳体2与面板4
(所述面板为PC面板)之间的密封效果,然后,将面板4扣接在内壳体2上,所述面板4上矩形
凸缘扣合槽19则与安装在金属基板3上的LED器件11一一相互对应,上述中的矩形凸缘扣合
槽19为透明材料制造而成,这样便于提高LED灯具的发光效果,随后,内壳体2通过其背面上
设置的热流沟道6贴紧扣合外壳体1上,所述热流沟道6呈竖直长条状,所述内壳体2背面间
隔设置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所述凹陷部分构成所述热流沟道6,所述内壳体2通过所述凸
起部分与所述外壳体1贴合,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上述中的热流沟道6的凸起部分与
凹陷部分呈1:1设置,这样可以使内壳体2背面上的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呈最佳分布状态,
能最大化效提升LED灯具的散热效果,内壳体2上的圆柱凸孔14穿过外壳体1上的通孔15,并
在该圆柱凸孔14上安装防水螺丝16和防水螺丝密封圈17,上述中的外壳体1与面板4虽通过
内壳体2进行连接固定,但是其外壳体1与面板4两个部件之间并未直接接触,其外壳体1的
唇缘与面板4上的扣接部位存在一定的间隙距离,这样当工作时,LED灯具产生热量,其一部
分通过外壳体1直接进行散热,另一部分则由于外壳体1的唇缘与面板4存在一定的间隙距
离,其外部空气容易通过该间隙与灯具内部空气流道内的热气进行热交换,使灯具内的热
空气通过外壳体1的唇缘与面板4之间的间隙进行排除,而外部空气则通过该间隙与灯具内
部,如此循环往复,从而达到散热的效果,最后通过不锈钢螺丝20、平垫圈21及弹簧垫片22
将脚支架13安装在内壳体2两侧。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新型内外表面共散热LED灯具,其通过采用双壳体结构来
代替传统的单一壳体结构,同时,其内壳体2与外壳体1之间采用用于内部导流的热流沟道6
来贴合,从而使原来的一个外表面散热突破增加到相对应的三个热辐射表面所述三个热辐
射表面其包含了三个散热条件,其为对流,传导与辐射;面板4扣合在内壳体2上,外壳体1扣
接在内壳体2上,且该外壳体1的唇缘与面板4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这样散热时,方便内部
空气流道内的热气通过外壳体1与面板4之间的预留间隙与外部空气实现热交换,从而提升
散热效果;在内壳体2上卡接有发泡胶密封圈18,这样可以防止外部环境中的粉尘或水汽进
入到产品内部,进而提高了产品的密封效果;在面板4的背面设置矩形凸缘扣合槽19,LED器
件11套设在该矩形凸缘扣合槽19内,这样便于固定LED器件11,也能提高产品的发光效果。
实施例2:
如图7-8所示,本实施例2所提供的一种新型内外表面共散热LED灯具与对实施例1
相比,其区别特征在于,所述热流沟道6为内壳体2背面形成的凹凸平面;所述热流沟道6为
方形状,所述内壳体2背面间隔设置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所述凹陷部分构成所述热流沟道
6,所述内壳体2通过所述凸起部分与所述外壳体1贴合,上述中的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呈矩
阵分布设置,这样可以使内壳体2背面上的凸起部分可以快速传导散热,凹陷部分则可以使
内部空气流道内的热气通过外壳体1与面板4之间的预留间隙与外部空气实现热交换的最
大化,从而提升两侧辐射面的散热效果。上述中的热流沟道6还可以为曲线形或其他异形形
状如心形、叶子形等,这样直接或间接的提升LED灯具上的一个或多个辐射面散热效果。
实施例3: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新型内外表面共散热LED灯具的壳体,其特
征在于,依次包括面板4、内壳体2和外壳体1;所述面板4与所述外壳体1分别位于所述内壳
体2的前后端,并且所述面板4与内壳体2之间形成容纳光源的容腔;所述面板4与外壳体1通
过间隙配合连接;
其中,所述外壳体1与内壳体2相接触的部位设置气体流通的热流沟道6以靠近光
源的方向为正面;
所述内壳体背面贴合外壳体1上,并且所述内壳体2背面朝着光源的方向凹陷形成
所述热流沟道6。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内壳体2背面间隔设置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所述
凹陷部分构成所述热流沟道6,所述内壳体2通过所述凸起部分与所述外壳体1贴合。
其通过采用双壳体结构来代替传统的单一壳体结构,同时,其内壳体2与外壳体1
之间采用用于内部导流的热流沟道6来贴合,从而使原来的一个外表面散热突破增加到相
对应的三个热辐射表面所述三个热辐射表面其包含了三个散热条件,其为对流,传导与辐
射;面板4扣合在内壳体2上,外壳体1扣接在内壳体2上,且该外壳体1的唇缘与面板4之间留
有一定的间隙,这样散热时,方便内部空气流道内的热气通过外壳体1与面板4之间的预留
间隙与外部空气实现热交换,从而提升散热效果。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新型内外表面共散热LED灯具,其产品的外形尺寸可比原
来的技术产品小一倍或以上时,而产品的散热效率与原来产品基本相同,有效节省材料成
本,突破原来产品无法小型化的结构及外观尺寸,做到真正的“更轻”“更薄”“更小”,使产品
结构更紧凑,产品内部集成度更高等优势,且产品的表面散热分布更均匀,温度梯度更平
滑。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
也应视为本发明的?;し段?。
内容来自专利网重庆时时彩单双窍门 www.4mum.com.cn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