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薯的高产栽培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薯的高产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红薯(Ipomoea batatas(L)Lam.)属管状花目,旋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长2米以
上,平卧地面斜上,叶片通常为宽卵形,长4~13厘米,宽3~13厘米,花冠粉红色、白色、淡紫
色或紫色,钟状或漏斗状,长3~4厘米,蒴果卵形或扁圆形,有假隔膜,分为4室,具地下块
根,块根纺锤形,外皮土黄色或紫红色。红薯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
素及多种矿物质,有“长寿食品”之誉。含糖量达到15%~20%。有抗癌、?;ば脑?、预防肺气
肿、糖尿病、减肥等功效。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有“甘薯补虚,健脾开胃,强肾阴”,并说
海中之人食之长寿。中医视红薯为良药。
在现有的红薯种植中,由于种苗的选择和施肥不当等因素导致红薯的生长缓慢、
产量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红薯的高产栽培方法,用以提高红薯的产
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红薯的高产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种植选地
选择前茬没有种过红薯的地块作为种植地;
S2、整地理墒
将种植地深翻30cm,土块打细,每亩施用薯地虫净2~3kg、并施底肥后起垄理墒;
选择晴天起垄,做到高垄低沟,垄宽85~100cm、垄高40cm、沟宽15cm,做到沟细、沟通和沟
直;在垄上撒施辛硫酸颗粒剂,每亩施用量为2~5kg;
S3、栽种
在每年3月至10月,选择红薯藤蔓的尖段,剪成20~30cm长、5~6节子的小段用作
红薯苗;使用连接栽种方式(所述连接栽种方式是指根据薯苗的长短,尽量把苗的后半段埋
进土里,只露顶尖2~3节出土外,前一株的脚与后一株的尖基本连接着),株距20~25cm,每
亩栽种2000~4000株,栽种深度2~4cm,实行规格化单垄条栽,春薯稀植,夏薯和秋薯密植;
栽种前红薯苗用多菌灵500倍稀释液浸泡,然后按埋3节露3节或埋3节露2节的方式进行栽
种;栽好后用双手压紧土,再用松土盖在表面;在栽种后一星期内如遇上干旱,必须连续多
次浇定根水,保证种苗成活率在95%以上;在红薯苗栽种后,也可以在垄上覆盖地膜,以达
到保温、保湿和提高产量的目的。
S4、田间管理
栽种后趁土地潮湿喷施乙草氨或“红薯草净”,让其形成一层膜,以防治杂草种子
萌发;或者在薯藤封垄前用“百草枯”喷洒垄的两侧和垄沟里的草;栽后浇水观察,5~7天内
将不能成活的薯苗拔除,及时进行补苗;在栽种前每亩选出30~50株壮苗放到泥浆里培育
在地角处做补苗用;
移栽成活15天后,对弱小苗追施偏心肥,每亩施尿素3~5kg进行提苗;视苗的长势
情况再作二次追肥,如果土地肥沃、底肥足的地块不再作追肥,只对少数弱苗施偏心肥;
栽后40天进入生长旺盛期,清除田间杂草,提墒培土,如果出现薯藤叶旺长,及时
用“控旺至尊”喷施叶面,控制旺长;在薯块膨大期用流体钾喷施叶面一次,促进薯块快速生
长;
栽种后30~80天,于傍晚和雨后,翻开薯藤观察是否有象蚁虫,如有,及时喷施农
药“铲地虎”进行杀灭,喷施农药必须在晴天下午5点以后喷施;
在红薯的整个生长周期,当出现薯叶被吃的现象时,及时用农药“捷功”和“万斩”
进行喷施。
在本发明提供的红薯的高产栽培方法中,优选地,所述底肥为红薯专用肥,每亩施
用60~80kg。
在本发明提供的红薯的高产栽培方法中,优选地,所述底肥为硫酸钾型复合肥、硫
酸钾肥、农家肥和草木灰;进一步优选地,每亩施硫酸钾型复合肥40~70kg、硫酸钾肥20~
60kg、农家肥1600~2300kg和草木灰100~150kg;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硫酸钾型复合肥的
氮磷钾的重量比为15:15:15。
在本发明提供的红薯的高产栽培方法中,优选地,所述红薯苗栽种时采用船底型
栽或平栽。
在本发明提供的红薯的高产栽培方法中,优选地,所述红薯栽种为春薯栽种,每亩
栽种2000~2500株。
在本发明提供的红薯的高产栽培方法中,优选地,所述红薯栽种为夏薯栽种,每亩
栽种2500~3000株。
在本发明提供的红薯的高产栽培方法中,优选地,所述红薯栽种为秋薯栽种,每亩
栽种3000~4000株。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只用薯藤尖段做红薯苗,使结薯整齐,薯苗大小一致,增
强了红薯高产的潜力;本发明加强了红薯用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大大提高了红薯的亩产
量;本发明采用垄大、垄高和浅栽的方法,保温效果好、透气性好,使得红薯结薯多和生长
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
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
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红薯的高产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种植选地
选择前茬没有种过红薯的地块作为种植地;
S2、整地理墒
将种植地深翻30cm,土块打细,每亩施用薯地虫净2kg、并施底肥后起垄理墒,该底
肥为红薯专用肥,每亩施用65kg;选择晴天起垄,做到高垄低沟,垄宽85~100cm、垄高40cm、
沟宽15cm,做到沟细、沟通和沟直;在垄上撒施辛硫酸颗粒剂,每亩施用量为2kg;科学用肥
的原则是重钾、轻氮和稳磷,中期氮肥要少,后期防止藤蔓早衰,要适当补充氮肥,施肥以底
肥为主、追肥为辅,底肥施得好、施得足的,可不用追肥,只对部分弱苗施肥。
S3、栽种
在每年3月至10月,选择红薯藤蔓的尖段,剪成20~30cm长、5~6节子的小段用作
红薯苗;栽种前红薯苗用多菌灵500倍稀释液浸泡,然后按连接栽种方式埋3节露3节或埋3
节露2节进行平栽;株距20~25cm,每亩栽种2000~4000株、栽种深度3~4cm;栽好后用双手
压紧土,再用松土盖在表面;在栽种后一星期内如遇上干旱,必须连续多次浇定根水,保证
种苗成活率在95%以上;
S4、田间管理
在栽种前每亩选出30~50株壮苗放到泥浆里培育在地角处做补苗用;
栽种后趁土地潮湿喷施乙草氨或红薯草净,让其形成一层膜,以防治杂草种子萌
发;或者在薯藤封垄前用百草枯喷洒垄的两侧和垄沟里的草;栽后浇水观察,5~7天内将不
能成活薯苗拔除,及时进行补苗;移栽成活15天后每亩施尿素3~5kg进行提苗;
栽后40天进入生长旺盛期,清除田间杂草,提墒培土,如出现薯藤叶旺长,及时用
“控旺至尊”喷施叶面,控制旺长;在薯块膨大期用流体钾喷施叶面一次,促进薯块快速生
长;
栽种后30~80天,于傍晚和雨后,翻开薯藤观察是否有象蚁虫,如有,及时喷施农
药“铲地虎”进行杀灭,喷施农药必须在晴天下午5点以后喷施;
在红薯的整个生长周期,当出现薯叶被吃的现象时,及时用农药“捷功”和“万斩”
进行喷施。
实施例2
一种红薯的高产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种植选地
选择前茬没有种过红薯的地块作为种植地;
S2、整地理墒
将种植地深翻30cm,土块打细,每亩施用薯地虫净3kg、并施底肥后起垄理墒,该底
肥为每亩施硫酸钾型复合肥(氮磷钾的重量比为15:15:15)50kg、硫酸钾肥25kg、农家肥
1800kg和草木灰130kg;选择晴天起垄,做到高垄低沟,垄宽85cm、垄高40cm、沟宽15cm,做到
沟细、沟通和沟直;在垄上撒施辛硫酸颗粒剂,每亩施用量为5kg;科学用肥的原则是重钾、
轻氮和稳磷,中期氮肥要少,后期防止藤蔓早衰,要适当补充氮肥,施肥以底肥为主、追肥为
辅,底肥施得好、施得足的,可不用追肥,只对部分弱苗施肥。
S3、栽种
在每年3月至10月,选择红薯藤蔓的尖段,剪成20~30cm长、5~6节子的小段用作
红薯苗;栽种前红薯苗用多菌灵500倍稀释液浸泡,然后按连接栽种方式埋3节露3节或埋3
节露2节进行船底型栽;株距20~25cm,每亩栽种2000~5000株、栽种深度3~4cm;栽好后用
双手压紧土,再用松土盖在表面;在栽种后一星期内如遇干旱,必须连续多次浇定根水,保
证种苗成活率在95%以上;
S4、田间管理:
在栽种前每亩选出30~50株壮苗放到泥浆里培育在地角处做补苗用;
栽种后趁土地潮湿喷施乙草氨或红薯草净,让其形成一层膜,以防治杂草种子萌
发;或者在薯藤封垄前用百草枯喷洒垄的两侧和垄沟里的草;栽后浇水观察,5~7天内将不
能成活薯苗拔除,及时进行补苗;
移栽成活15天后每亩施尿素3~5kg进行提苗;
栽后40天进入生长旺盛期,清除田间杂草,提墒培土,如出现薯藤叶旺长,及时用
“控旺至尊”喷施叶面,控制旺长;在薯块膨大期用流体钾喷施叶面一次,促进薯块快速生
长;
栽种后30~80天,于傍晚和雨后,翻开薯藤观察是否有象蚁虫,如有及时喷施农药
“铲地虎”进行杀灭,喷施农药必须在晴天下午5点以后喷施;
在红薯的整个生长周期,当出现薯叶被吃的现象时,及时用农药“捷功”和“万斩”
进行喷施。
试验例
在本试验中种植的品种是滇薯1号。
2015年和2016年在云南文山州按实施例1和2的方法分别种植红薯20亩,并设置对
照组,每个对照组均种植20亩;
对照组1:采用红薯藤的后段作红薯苗,其它与实施例1一致;
对照组2:采用红薯藤的中间段作红薯苗,其它与实施例1一致;
对照组3:采用红薯藤的中间段作红薯苗,其它与实施例2一致;
对照组4:除垄宽为60cm、垄高为30cm外,其它与实施例1一致;
试验结果见表1。
表1.以上各试验组的红薯产量
组别
2015年产量(kg/亩)
2015年产量(kg/亩)
实施例1
6763
7361
实施例2
9756
9578
对照组1
2819
2986
对照组2
3469
3617
对照组3
3812
3877
对照组4
5135
5338
由上表可以看,实施例1和2的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组1、2和3的产量,因此,采用红薯
藤的尖段作红薯苗,其产量显著高于采用红薯藤后段和中间段作红薯苗的产量;实施例1和
2的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组4的产量,因此,采用本发明垄大、垄高和浅栽的方法其产量要比垄
小、垄低和深栽的产量要高。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
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
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し段?。
内容来自专利网重庆时时彩单双窍门 www.4mum.com.cn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