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时时彩单双窍门 www.4mum.com.cn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PDF附带说明图片)
30 金币 0人已下载
CN201010126232.3
2010.03.17
CN102193617A
2011.09.21
撤回
无权
|||
2013.11.06|||2011.09.21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公开
一种电源控制电路包括一输入/输出控制器、一第一场效应管、一第二场效应管及一第三场效应管。输入/输出控制器的休眠控制信号引脚通过一电阻与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相连,输入/输出控制器的通用输入/输出信号引脚通过一电阻与第二场效应管栅极相连,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通过一电阻与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及第三场效应管的栅极均相连。上述电源控制电路实现了在无主动管理技术??榈闹靼迳掀粲猛缁叫压δ艿哪康?。
1.一种电源控制电路,包括:一输入/输出控制器,包括一休眠控制信号引脚及一通用输入/输出信号引脚;一第一场效应管,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通过一第一电阻与一备用电源相连,栅极通过一第二电阻与所述输入/输出控制器的休眠控制信号引脚相连,源极接地;一第二场效应管,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通过一第三电阻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相连,栅极通过一第四电阻与所述输入/输出控制器的通用输入/输出信号引脚相连,源极接地;及一第三场效应管,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备用电源相连,栅极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相连,漏极通过一第一电容接地,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漏极用于与一板载网卡芯片的电源端相连,以给所述板载网卡芯片供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及第二场效应管均为N型绝缘栅场效应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场效应管为P型绝缘栅场效应管。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源极通过一第二电容接地。
电源控制电路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源控制电路。背景技术为了降低主板功耗,在主板上通常设计有一电源控制电路。所述电源控制电路在系统处于软关机(S5)状态时关闭一些此时不必要的电压,而仅保留一些必需的电压。而网络唤醒电压则是当网络唤醒功能被启动的时候才会被提供。在设计有主动管理技术(Active?Management?Technology,AMT)??榈闹靼迳?,网络唤醒电压受输入/输出控制器(I/O?controller?hub,ICH)的可操作睡眠状态控制信号及通用输入/输出信号控制。当系统处于S5状态时,可操作睡眠状态控制信号引脚为低电平;当网络唤醒功能被启动时,通用输入/输出信号引脚为高电平。当系统处于S5状态且网络唤醒功能被启动时,即所述可操作睡眠状态控制信号引脚为低电平且所述通用输入/输出信号引脚为高电平时,所述主板电源控制电路输出网络唤醒电压,以唤醒系统。然而,当主板上未设计有所述主动管理技术??槭?,所述输入/输出控制器不能输出可操作睡眠状态控制信号,从而使得主板的网络唤醒功能变得不可用。发明内容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在无主动管理技术??榈闹靼迳先钥梢云粲猛缁叫压δ艿牡缭纯刂频缏?。一种电源控制电路,包括:一输入/输出控制器,包括一休眠控制信号引脚及一通用输入/输出信号引脚;一第一场效应管,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通过一第一电阻与一备用电源相连,栅极通过一第二电阻与所述输入/输出控制器的休眠控制信号引脚相连,源极接地;一第二场效应管,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通过一第三电阻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相连,栅极通过一第四电阻与所述输入/输出控制器的通用输入/输出信号引脚相连,源极接地;及一第三场效应管,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备用电源相连,栅极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相连,漏极通过一第一电容接地,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漏极用于与一板载网卡芯片的电源端相连,以给所述板载网卡芯片供电。上述电源控制电路通过所述输入/输出控制器的休眠控制信号引脚及通用输入/输出信号引脚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场效应管及第二场效应管导通或截止,从而控制所述第三场效应管导通或截止,以确定是否给所述板载网卡芯片供电,实现了在无主动管理技术??榈闹靼迳掀粲猛缁叫压δ艿哪康?。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电源控制电路的电路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电源端????????????????????????V-lan输入/输出控制器???????????????ICH第一场效应管??????????????????Q1第二场效应管??????????????????Q2第三场效应管??????????????????Q3电阻??????????????????????????R1~R4电容??????????????????????????C1、C2备用电源??????????????????????V_SB休眠控制信号引脚??????????????SLP_S3J通用输入/输出信号引脚?????????GPIO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请参考图1,本发明电源控制电路包括一输入/输出控制器ICH、一第一场效应管Q1、一第二场效应管Q2、一第三场效应管Q3、电阻R1~R4及电容C1、C2。其中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及第二场效应管Q2均为N型绝缘栅场效应管,所述第三场效应管Q3为P型绝缘栅场效应管。所述电源控制电路设计于一主板上,所述主板无主动管理技术???。所述输入/输出控制器ICH包括一休眠控制信号引脚SLP_S3J及一通用输入/输出信号引脚GPIO。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漏极通过所述电阻R1与一电压为3.3V的备用电源V_SB相连,栅极通过所述电阻R2与所述输入/输出控制器ICH的休眠控制信号引脚SLP_S3J相连,源极接地。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漏极通过所述电阻R3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漏极相连,栅极通过所述电阻R4与所述输入/输出控制器ICH的通用输入/输出信号引脚GPIO相连,源极接地。所述第三场效应管Q3的源极与所述备用电源V_SB相连并通过所述电容C1接地,栅极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漏极相连,所述第三场效应管Q3的漏极通过所述电容C2接地。所述第三场效应管Q3的漏极还用于直接与一板载网卡芯片的电源端V-lan相连。由于主板上没有所述主动管理技术???,所述输入/输出控制器ICH不能输出一可操作睡眠状态控制信号。因为所述休眠控制信号的时序与所述可操作睡眠状态控制信号的时序相同,因此可利用所述休眠控制信号代替所述可操作睡眠状态控制信号。当系统处于软关机(S5)状态且网络唤醒功能未被启动时,所述休眠控制信号引脚SLP_S3J为低电平,所述通用输入/输出信号引脚GPIO为低电平。此时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截止,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漏极为高电平。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也截止,所述第三场效应管Q3的栅极即为高电平。根据P型绝缘栅场效应管的输出特性可知,此时所述第三场效应管Q3截止。所述第三场效应管Q3漏极即无输出电压,即板载网卡芯片的电源端V-lan不接收电压信号。当系统处于S5状态且网络唤醒功能被启动时,所述休眠控制信号引脚SLP_S3J为低电平,所述通用输入/输出信号引脚GPIO引脚为高电平。此时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截止,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漏极为高电平。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导通,所述第三场效应管Q3的栅极为低电平。根据P型绝缘栅场效应管的输出特性可知,此时所述第三场效应管Q3导通。所述第三场效应管Q3漏极即输出电压,以给所述板载网卡芯片供电,从而唤醒系统。上述电源控制电路通过输入/输出控制器ICH的休眠控制信号引脚SLP_S3J及通用输入/输出信号引脚GPIO引脚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及第二场效应管Q2导通或截止,从而控制所述第三场效应管Q3导通或截止,以确定是否给所述板载网卡芯片供电,实现了在无主动管理技术??榈闹靼迳掀粲猛缁叫压δ艿哪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源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为了降低主板功耗,在主板上通常设计有一电源控制电路。所述电源控制电路在系统处于软关机(S5)状态时关闭一些此时不必要的电压,而仅保留一些必需的电压。而网络唤醒电压则是当网络唤醒功能被启动的时候才会被提供。在设计有主动管理技术(Active?Management?Technology,AMT)??榈闹靼迳?,网络唤醒电压受输入/输出控制器(I/O?controller?hub,ICH)的可操作睡眠状态控制信号及通用输入/输出信号控制。当系统处于S5状态时,可操作睡眠状态控制信号引脚为低电平;当网络唤醒功能被启动时,通用输入/输出信号引脚为高电平。当系统处于S5状态且网络唤醒功能被启动时,即所述可操作睡眠状态控制信号引脚为低电平且所述通用输入/输出信号引脚为高电平时,所述主板电源控制电路输出网络唤醒电压,以唤醒系统。然而,当主板上未设计有所述主动管理技术??槭?,所述输入/输出控制器不能输出可操作睡眠状态控制信号,从而使得主板的网络唤醒功能变得不可用。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在无主动管理技术??榈闹靼迳先钥梢云粲猛缁叫压δ艿牡缭纯刂频缏?。
一种电源控制电路,包括:
一输入/输出控制器,包括一休眠控制信号引脚及一通用输入/输出信号引脚;
一第一场效应管,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通过一第一电阻与一备用电源相连,栅极通过一第二电阻与所述输入/输出控制器的休眠控制信号引脚相连,源极接地;
一第二场效应管,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通过一第三电阻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相连,栅极通过一第四电阻与所述输入/输出控制器的通用输入/输出信号引脚相连,源极接地;及
一第三场效应管,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备用电源相连,栅极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相连,漏极通过一第一电容接地,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漏极用于与一板载网卡芯片的电源端相连,以给所述板载网卡芯片供电。
上述电源控制电路通过所述输入/输出控制器的休眠控制信号引脚及通用输入/输出信号引脚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场效应管及第二场效应管导通或截止,从而控制所述第三场效应管导通或截止,以确定是否给所述板载网卡芯片供电,实现了在无主动管理技术??榈闹靼迳掀粲猛缁叫压δ艿哪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源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电源端????????????????????????V-lan
输入/输出控制器???????????????ICH
第一场效应管??????????????????Q1
第二场效应管??????????????????Q2
第三场效应管??????????????????Q3
电阻??????????????????????????R1~R4
电容??????????????????????????C1、C2
备用电源??????????????????????V_SB
休眠控制信号引脚??????????????SLP_S3J
通用输入/输出信号引脚?????????GPIO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本发明电源控制电路包括一输入/输出控制器ICH、一第一场效应管Q1、一第二场效应管Q2、一第三场效应管Q3、电阻R1~R4及电容C1、C2。其中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及第二场效应管Q2均为N型绝缘栅场效应管,所述第三场效应管Q3为P型绝缘栅场效应管。所述电源控制电路设计于一主板上,所述主板无主动管理技术???。
所述输入/输出控制器ICH包括一休眠控制信号引脚SLP_S3J及一通用输入/输出信号引脚GPIO。
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漏极通过所述电阻R1与一电压为3.3V的备用电源V_SB相连,栅极通过所述电阻R2与所述输入/输出控制器ICH的休眠控制信号引脚SLP_S3J相连,源极接地。
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漏极通过所述电阻R3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漏极相连,栅极通过所述电阻R4与所述输入/输出控制器ICH的通用输入/输出信号引脚GPIO相连,源极接地。
所述第三场效应管Q3的源极与所述备用电源V_SB相连并通过所述电容C1接地,栅极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漏极相连,所述第三场效应管Q3的漏极通过所述电容C2接地。所述第三场效应管Q3的漏极还用于直接与一板载网卡芯片的电源端V-lan相连。
由于主板上没有所述主动管理技术???,所述输入/输出控制器ICH不能输出一可操作睡眠状态控制信号。因为所述休眠控制信号的时序与所述可操作睡眠状态控制信号的时序相同,因此可利用所述休眠控制信号代替所述可操作睡眠状态控制信号。
当系统处于软关机(S5)状态且网络唤醒功能未被启动时,所述休眠控制信号引脚SLP_S3J为低电平,所述通用输入/输出信号引脚GPIO为低电平。此时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截止,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漏极为高电平。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也截止,所述第三场效应管Q3的栅极即为高电平。根据P型绝缘栅场效应管的输出特性可知,此时所述第三场效应管Q3截止。所述第三场效应管Q3漏极即无输出电压,即板载网卡芯片的电源端V-lan不接收电压信号。
当系统处于S5状态且网络唤醒功能被启动时,所述休眠控制信号引脚SLP_S3J为低电平,所述通用输入/输出信号引脚GPIO引脚为高电平。此时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截止,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漏极为高电平。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导通,所述第三场效应管Q3的栅极为低电平。根据P型绝缘栅场效应管的输出特性可知,此时所述第三场效应管Q3导通。所述第三场效应管Q3漏极即输出电压,以给所述板载网卡芯片供电,从而唤醒系统。
上述电源控制电路通过输入/输出控制器ICH的休眠控制信号引脚SLP_S3J及通用输入/输出信号引脚GPIO引脚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及第二场效应管Q2导通或截止,从而控制所述第三场效应管Q3导通或截止,以确定是否给所述板载网卡芯片供电,实现了在无主动管理技术??榈闹靼迳掀粲猛缁叫压δ艿哪康?。
编号: cj20190327215210802321
类型: 共享资源
格式: PDF
大?。?313.66KB
上传时间: 2019-03-27
[email protected] 2017-2018 www.4mum.com.cn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17046363号-1